财务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其主要职责是对企业及所属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进行审查和评估。这种审计活动基于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不仅关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还涉及相关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的核心目标是维护企业的经济秩序,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同时揭示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为企业的持续改进和成长提供支持。
内部财务审计内容包括对企业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损益情况进行审核。这种审计是由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专业人员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的,旨在评估企业及其附属单位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工作的合法性、合规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它是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
通过有条不紊地进行内部财务审计,有助于发现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维护其经济秩序。同时,它还有效地保护了被审计单位的资产安全和完整性,促进了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工作的改进,提高了经济效益。
监督和预防作用: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及经营管理制度的监督和检查,保证这些活动和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这种监督不仅揭示企业的违法乱纪行为,还有助于维护企业的经济秩序,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性。
改善经营管理:通过对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的审计,内部审计有助于发现影响企业财务和经济效益的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这种审计活动促进了企业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正确协调和处理,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增强企业活力:内部财务审计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内部结构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增强企业活力。它从审计的角度出发,帮助企业检查财务管理是否规范、财务经营是否真实,以及内部控制结构是否合理。
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内部审计的完成后,提出的建议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通过调整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及监督机制,促进部门间相互协作、相互制约,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支持企业的良性发展。
财务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独立性和目的:
外部审计依赖于完全的独立性,旨在为外部利益相关者(如股东、投资者)提供关于财务报告的公正意见。
内部审计则更注重于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专注于改善和优化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
关注重点:
外部审计主要关注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确保财务报告符合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
内部审计则更广泛地关注企业的运营效率、资产保护、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报告对象:
作用和影响:
外部审计通过提供独立意见,增强了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报告的信心。
内部审计通过识别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直接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改进和优化。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主要具备预防性、经常性和针对性的特点,为外部审计提供了基础信息,可以作为辅助和补充。外部审计则能够为内部审计提供支持和指导。然而,由于它们在机构地位上存在差异,因此在独立性、强制性、权威性和公证作用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财务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依赖于其关键组成部分的协同工作,主要包括:
审计计划:
定义审计的范围、目标和方法。
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和潜在风险点。
团队组建和准备:
组建具有所需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审计团队。
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初步调查,了解其业务和财务流程。
实施审计:
详细的财务审计程序,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和评估。
对关键财务流程和控制点进行检查。
报告和沟通:
编制审计报告,总结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
与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沟通,确保审计结果的理解和应用。
后续跟进和监控:
监控审计建议的实施情况。
定期复审以确保持续的改进和合规。
确保合规性和遵守法规:审计帮助企业确保其财务活动和业务操作遵循相关的法律和监管框架。这是特别重要的,因为不遵守可能导致罚款、声誉损害,甚至业务许可被吊销。
提升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独立的审计过程,企业可以保证其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对于内部决策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都至关重要。
优化管理和运营效率:审计可以发现内部流程中的低效环节和管理漏洞,为企业提供改进管理和操作的机会。
增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有助于识别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从而提高对财务错误和欺诈行为的防范能力。
支持决策和战略规划:审计提供的深入分析和见解可以帮助企业领导层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支持更有效的战略规划和决策过程。
法定要求:许多国家的公司法规定,企业必须进行定期的财务审计,特别是上市公司和某些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
股东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为了透明和负责任,股东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可能要求企业进行独立的财务审计。
融资和投资活动:在进行重大的融资或吸引新投资时,潜在的债权人或投资者通常要求查看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
企业内部变革或重大交易:在企业重组、并购或其他重大交易之前和之后,进行审计可以帮助评估和整合财务信息。
内部财务审计的目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点:
通过审计机构的介入,及时发现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以提升企业的经营活力。从企业角度来看,审计的目的在于核查财务管理合规性,验证财务经营的真实性,评估内部控制结构的合理性。最终目标是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内部结构和经营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应地,审计的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总体而言,审计的最终目标与前述相同。由于内部财务审计涵盖广泛的范围,任务繁重,涉及多个部门,为了真正发现企业问题,需要由专业审计师从全局角度逐项审计,揭示可能存在的问题。
完成内部财务审计后,审计报告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调整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利益关系和监督机制,可以促使各部门相互协作、相互制衡,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增强信任和信誉: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增加了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任,并提高了企业的市场信誉。
改善财务控制和过程:审计过程中识别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建议有助于企业改进其财务控制和流程。
风险预警和缓解:审计帮助企业提前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措施来缓解这些风险,减少未来可能发生的财务损失。
决策支持:审计提供的洞察和数据支持企业管理层进行更有效的业务和财务决策。
促进企业文化和道德:定期的财务审计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建立一种遵守法律法规和良好财务管理的文化。
监督各项制度和计划的执行情况,为本部门或单位的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
发现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鼓励部门或单位建立健全的自我监督机制。
促使本部门或单位改进工作和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监督受委托承担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以保护本部门或单位的合法经济权益。
确保财产的安全,有助于维护部门或单位的资产保值和增值。
内部导向性:通常由集团内部的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组织人员进行内部财务审计。审计的目标是促进集团内部各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提高。因此,内部财务审计不仅提供监督和评价,还提供咨询和服务。
简化的审计程序: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对集团内部情况较为熟悉,审计程序可以相对简化。审计计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且审计人员可以依赖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
灵活性:内部财务审计具有多种形式和灵活性。它可以是例行的内部财务审计,也可以是针对特定财务专案的审计。审计可以在事后进行,也可以在事前或事中进行。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及时开展审计工作,并且通过日常了解,及时发现下属公司管理中的问题或问题的迹象,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纠正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问题。
规划阶段是内部审计流程的起点,此阶段的关键在于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
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前期阶段):
接收有关部门的委托或根据年度审计计划,确定具体审计项目。
组建审计小组,并指定审计小组组长(项目负责人)。
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必要的了解和调查,包括单位的性质、范围、组织结构、人员情况、财务核算特点以及以前的审计情况。
确定审计重点,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并经领导批准。
编制审计通知书和被审计单位承诺书,经领导批准后下发审计通知书。
召开进点会,由审计处领导、审计小组成员和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同时抄送财务处以获取财务资料。
在执行阶段,审计团队开始收集和分析数据。这个阶段的任务是验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并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数据收集方法可能包括审查财务记录、进行交叉验证、分析财务比率以及检查支持文档。此外,团队也可能进行员工访谈和流程观察,以收集非财务信息。数据分析是此阶段的核心,旨在从收集到的信息中识别趋势、异常和潜在问题。
审计实施阶段:
根据被审计单位和财务处提供的会计资料,执行财务审计程序,包括对财务收支情况的明细和分类汇总、对具体会计事项的详细检查、抽查会计凭证等。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与相关人员和部门进行调查和座谈,记录调查结果。
审计小组需及时向审计处领导报告审计进展和审计过程中的情况。
报告阶段是将审计发现和建议形式化的阶段。审计团队会编制一份详细报告,概述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以及推荐的改进措施。这份报告应该清晰、准确,易于理解,能够为管理层提供足够的信息来采取行动。报告通常包括执行总结、关键发现、风险评估结果以及改进建议。此阶段的目标是确保管理层充分理解审计结果,并提供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和操作的具体途径。
审计报告阶段:
审计小组整理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报告初稿,交由审计处领导审核。
根据审核要求,修改审计报告初稿。
汇报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进行最终定稿。
将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提交相关分管领导和财务处领导进行沟通和审核。
对审计报告的征求意见稿进行最终修改定稿。
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通过网上审批程序,出具正式审计报告。
将正式审计报告送交有关领导、部门和当事人。
审计流程的最后阶段是后续行动和监控。这一阶段的目的是确保审计建议得到实施,并评估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审计团队可能需要与管理层合作,确保审计报告中的建议得到适当的关注和执行。监控措施可能包括定期检查和评估改进措施的进展,以及对实施效果进行后续审计。这个阶段有助于确保审计的长期影响,促进企业持续改进和发展。
审计报告的终结阶段:
整理审计档案,归档审计工作底稿。
将审计档案整理成册。
对归档审计报告进行编号和装盒。
内部控制审计:首要任务是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以确认是否存在漏洞。这可以通过检查凭证来进行,以确保公司的付款审批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这种审计有助于不断完善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填补漏洞,并防范潜在问题。
账务处理审计:需要关注账务处理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对于小型公司,建议全面检查凭证;对于大型公司,建议着重关注重要性层次,从报表到科目层次逐级审查。审计的重点是确保账务处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同时检查相关单据的充分性、合法性以及是否能够合理解释经济业务。
税务审查:审计人员需要审查潜在的税务风险,并提出警示和整改建议。他们还需要关注税务筹划的潜在空间,如果必要,提出税务筹划建议。这需要审计人员对税务法规非常了解,以确保会计处理符合相关税务规定。
财务分析:通过对报表和财务指标的分析,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审计还包括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以发现可能存在的经营管理问题,如资金流与项目拓展不匹配、不合理的利润分配导致过多纳税等。审计人员会提出问题和风险,并提供整改建议,有必要时可出具管理建议书。
高层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人员会审查中高层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和绩效,以及高层离职等情况,进行特殊审计。
收购和兼并前期调查:在收购和兼并项目之前,需要进行前期调查工作,以评估潜在的风险和机会。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正.
相关专题推荐
工商财税顾问
相关栏目
热门百科